English

有特色的当代文论

1998-10-22 来源:光明日报 陈美兰 我有话说

当学界不少学者正力图超越现代、当代的时段分界,以百年目光来对20世纪中国文学作整体性研究时,於可训的《中国当代文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的出版似乎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然而我觉得,这本个人独著的、全面系统地论述中国当代文学的著作仍然有它独有的特色而值得人们关注。

在近一、二十年来,有关全面、系统论述中国当代文学的著作、教材,即使不说浩如烟海也可说是数量可观,但这当中,集体编著或数人合作者占绝大多数,真正属于个人独立撰写的却甚为罕有。从这一角度来说,於可训这部著作也可说是一种开拓性的实践。当然,更可贵的还在于它能够体现出对这一段文学发展的个人性思考。

在观察这一阶段的文学现象时,作者始终注意用一种动态的眼光来审视文学的发展。如对文学思潮的把握,就是从百年文学的发展来考察的。中国文学进入20世纪,对文学的性质、功能的认识,开始获得了一种自觉,但这种认识的全面性和深刻性的获得,却又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特别是在世纪中叶以后,这种认识的起落性和反复性更加明显,《概论》在阐述每一时段文学思潮的理论焦点时都会涉及到文学的性质、功能等这些基本的问题,而我们看到它所侧重的,是揭示其认识的变化特征,并对此作出前后贯通性的考察和评析。比如关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从50年代到80-90年代都是文艺领域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但实际上它的内涵却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调整而不断地变化,《概论》作者对这种变化的过程及原因,作了系统的梳理和准确且富有深度的论述,为人们了解文学思想的演变展现了相当清晰的脉络。

在反映各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实绩时,《概论》显示了一种严格的科学态度,它不完全被小说、诗歌、戏剧、散文这四大文体分类的格式所框囿,而是从不同时期文学创作的不同实绩出发,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概括,各有轻重,各有详略。即使同样是小说的章节,在重点介绍了50-60年代的农村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后,特别强调了这一时期长篇小说的重要收获,并从浩繁的长篇创作中概括出几种叙事类型,即:以社会运动为主体的叙事类型、以风俗变迁为主体的叙事类型、以人生历程为主体的叙事类型、以革命英雄传奇为主题的叙事类型等,显示了个人思考及理论表述的独到性;在70-80年代的小说章节中,则把中短篇小说的成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对其突出的成就作了充分的论述。作者这样来把握文学发展的特点,不仅使论著的体例克服了呆板的格式,更重要的是,体现出作为文学研究者所具的历史眼光和严谨态度,使论著具有很强的科学价值。

当代文学对当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近距离的文学现象,如何对它进行客观的科学评判,自然有不少难度。论著值得称道在于,它对一些目前尚有争议的作家作品和理论问题并不回避,而是尊重历史,尊重客观存在;当然,作者在对这些现象进行论述时,则又尽力坚持审慎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或给予有说服力的评判,或真实记叙不同的观点或主张,这种处理方式,既可引起读者对此继续深入思考,亦便于后来人真实全面地了解这一阶段文学发展的实际面貌。在对当代文学的思考中,《概论》作者在充分重视其经验和收获的同时,没有忽略一些值得重视的教训,如当代文学对于民族化的追求,作者就指出了在近半个世纪来它在处理吸取传统艺术精神与融合外来艺术新机这二者关系上所经历的曲折,由于“偏食”或“偏好”,往往形成当代文学在创造真正的现代民族艺术方面尚留待许多遗憾,这些见解,令人深思。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